四川切换
新闻
农业园区中的田间文化 青川生态观光农业的新亮点<图>
2013
05/05
16:26

“五一”假期,记者沿广元市青川县十分火爆的金唐(金子山——唐家河)旅游线、白龙湖周边漫游一圈,发现青川生态旅游颇具特色,特别是农业园区中的田间文化,成为生态观光农业的新亮点,提升了生态农业的观光性和文化性。

“三国屯粮屯兵之处,将士架三石而烧锅。四山环绕一盆地,一马平川名三锅。东阳西阳两河两坝,五台黄水二山巍峨……”驱车行走在三锅现代农业园区,读着青川本土作家李先钺的《青川三锅赋》,历史文化厚重感顿时穿越时空,这也许就是文化的魅力。

穿越0.2万亩的三锅核心园区观光大道,两旁绿树成荫,配以地面的四叶草绿地,走进园区小道便是一望无际的香菇、木耳的产业大棚。行走在这个园区有着多层次的爽心惬意。表层的爽心来自这一地域的阳光与空气,第二个层次的惬意来自于园区环境的优美和水的甘洌,而深层的内心掀动则来自园区中的文化元素。

颇具厚重感的文化享受不仅来自于《青川三锅赋》,更来自于园区中间的小广场文化,园区内的农户家院文化。比如在村道的某一个开阔处,根据地势条件建造香菇、竹荪等土特产小雕塑;或者在家院中摆放曾经用过而今废弃或者继续使用的农具,比如耕地的犁铧、收割稻谷的板桶、连枷、风车等;或者在某一无人行走、但却在游客的视觉范围内的地边,摆放一溜酒坛,在酒坛上写上文字,用以说明典故或彰显百姓心愿;用竹制 簸箕书写出农民心声悬挂在墙上,给人一种出其不意的美感。

三锅产业园中间有一个小小的珍爱广场,上书“山珍食品人人喜爱,灾后重建大爱永恒”,古老的大树造型配以文字的说明,不仅彰显了这个园区的产品主题,更浓缩了香菇的发现、培植、种植、价值演变,更浓缩了三锅历史,而“珍爱”二字却前瞻性地契合了党的十八大理念。面对这一小小广场,我们绝不只是收获了“香菇”。

蒿溪地坪茶园中间的茶文化广场,告诉人们的关于茶的历史文化信息就太丰富了,不仅有茶的祖先、种茶以及喝茶的演变历史、中外茶道的异同、甚至从一个“茶”字透射出中国汉字的演变。在这里岂止收获了“茶”?简直就是阅读了一部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

在白龙湖乘坐快艇沿“渔家江边”感受白龙湖周边的银杏园、橄榄园、水果园,远看是视觉享受,进入园区则是浸入心脾的文化享受,《橄榄赋》和水车交融,配合着整洁精致的园区观光小道,顿时给游客立体式的收获与享受。

最有意思的是白龙湖水产园的观光鱼,红白相间的彩色鱼儿会跟着人的脚步声列队而行,人往哪方走,鱼儿就列队前行,人若转身,鱼儿也赶紧转身;人如果低头戏水,鱼儿会马上围在你手边来。

这些田间文化元素正好契合了在后重建时代青川县提出的全域旅游概念。而田间文化元素只是青川全域旅游的一种,诸如村头文化,路边文化等等文化旅游元素分布在青川的各个犄角旮旯。走遍青川,处处可见文化。如今的青川一步一景,恰到好处的文化装点,使人在休闲度假让心灵得到放松的同时,收获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化享受,也提升了青川全域形象,也是青川后重建时代在崭新平台上的再次起跳。

市委常委、青川县委书记向此德介绍,这是青川县为了在全国率先建成生态产品示范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将主导产业与新村建设、统筹城乡和乡村旅游联动发展,所探索出的一条山区统筹城乡发展之路。沿着此路走下去,青川会更加美丽!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