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个智能政务机器人“高小新”。 雷远东摄
4月1日,一公司负责人在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政务服务窗口领到了营业执照。 雷远东摄
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是内陆地区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向国际贸易大通道重要支点。白桂斌摄
4月1日,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和陕西7个自贸区挂牌,中国自贸区建设迈入新时代。
在公布的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方案中,119.99平方公里范围的土地涵盖了三个片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90.32平方公里(含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区块四〔双流园区〕4平方公里、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0.09平方公里),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9.68平方公里(含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0.18平方公里),川南临港片区19.99平方公里(含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0.21平方公里)。
四川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立足内陆、承东启西,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西部门户城市开发开放引领区、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先导区、国际开放通道枢纽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作为四川的“长子”,成都应该如何担负起主体责任?在“1+3+ 7”的自贸区大格局中,成都又该如何走出自己的特色路径?
聚焦成都路径
两大领域开放 六大方面创新
深化“放管服”建制度创新高地
近年来,成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建设自贸区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70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产业基础扎实,形成电子信息、汽车、机械、食品4个千亿产业集群,成都高新区、经开区2个千亿园区。特别是,金融综合实力稳居中西部第一。创新要素集聚,获批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对外通道畅达,“蓉欧+”战略深入推进;国际(地区)航线达近百条,天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将成为全国第3个拥有两座国际机场的城市。营商环境优越,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
批准建设自贸区,对成都充分发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支点城市作用,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此前的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介绍,成都天府新区片区高新区块将重点发展金融业、高端服务业、国际创新创业园区,天府新区直管区块重点发展保税会展、保税研发、新兴金融,双流区块重点发展航空维修、飞机融资租赁、跨境电商等临空业态;青白江国际铁路港片区重点发展公铁空水多式联运、整车进口、国际货代等铁路口岸服务业。
罗强表示,围绕服务贸易自由化和国际产能合作两大开放重点,成都力争在六个方面建设制度创新高地。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着力提升对外贸易水平,突出对欧开放特色,探索中医药、旅游、文化、研发、会展、全球维修等领域服务贸易双向开放创新发展;不断完善“一带一路”通道建设,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投资和双边贸易;重点抓好金融创新试验,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优势产业“走出去”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创新监管体制机制,在知识产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大宗商品交易、互联网金融、社会信用体系和公平竞争环境建设方面开展监管治理创新;凝聚共建共享合力。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园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直击注册首单
川粤自贸区跨区合作
拿到首张营业执照
4月1日上午9点,四川自贸试验区天府新区片区政务服务专区开门迎客。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提交注册材料的公司,在工作人员简单的几次询问之后,仅仅花费了15分钟,公司就顺利完成了注册。随后在10点钟左右,公司总经理杨博就将营业执照拿到了手。
拿下“首单”的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其名字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同为自贸区的广东前海。众所周知,早在2015年4月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就已经揭牌。经过两年的发展后,在前海这片只有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注册的金融公司已经超过4.8万家,成为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实验的示范窗口。
事实上,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的确是由四川自贸试验区与广东自贸试验区跨区合作而来。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拥有两个主要牵头者,一个是成都金控,这家注册资本金50亿元的成都市市属大型国有企业被成都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投资覆盖银行、证券、保险、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融资租赁等多个领域。另一个牵头者前海金控,则是前海管理局全资控股的公司,是推动前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急先锋”,曾经创下了多个国内“第一”。
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所拿下的“第一”,不仅仅是注册企业中的“第一”,还有更为重要的三个“第一”。“这是广东前海与四川成都两个自贸区合作的第一单,是前海对外服务内陆合作的第一单。此外,在四川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提到要实施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战略,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产业基金,我们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也正是落实方案的第一单。”杨博介绍道。
借力前海政策
成都要走向全球资本市场
秉承重要的三个“第一”,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的体量十分庞大。据了解,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母基金总规模达400亿元。按照基金的结构设计,400亿元规模的母基金将针对10-20个成都重点产业领域设立专项基金来支持成都产业发展,每只专项基金中母 基 金 将 按 照20%-25%的比例进行投资。这意味着其能够撬动的总资本大约在2000亿元左右。
如此庞大的资金体量,也正是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入驻自贸区的理由。“我们要面向世界,就需要寻求境外资金的合作,而自贸区有很多资金进出的便利通道,无论是资金融入或是对外投资都很方便。”杨博说。
在成都金控董事长袁旭看来,通过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这样一个成都与前海合作的重要起步,成都能够利用前海的政策,打通内地、沿海、国际的资金通道,“用沿海的政策服务四川产业发展,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等,意义重大。”
而对于前海来说,与成都的合作同样意义重大。前海金控董事长李强说,前海作为我国的金融创新中心,是我国金融改革的“试验田”,具备创新能力强、金融产业发展好等优势,但金融产业的发展一定要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成都的经济发展得非常好,特别是各种实体经济产业发展态势很好,所以前海与成都两大自贸区的合作是一种优势互补。我们希望将前海打造成为中国跨境投融资中心,通过与成都的合作一方面是引导更多资金、金融机构、海外资本对接到成都来,另一方面也能够把成都带到全球资本市场中去。”李强说。
双流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
双流要打造内陆自贸高地
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总面积34.01平方公里,涵盖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和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三大功能板块。自贸区挂牌之后,双流如何借力自贸区,走向发展的快车道?
双流区委书记周先毅表示,随着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双流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继四川天府新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之后的又一重大历史机遇。作为四川唯一坐拥国际空港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自贸核心承载区,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不断提升国际航空枢纽、综合保税区和国际航空动力小镇等产业载体发展能级,做大做强“自贸+空港”产业体系,加快促进对外开放,加速对接国际贸易规则,做优做强以客运货运枢纽服务、航空维修、研发培训、通用航空为主的民用航空核心产业,积极发展金融服务、跨境电商、口岸贸易、保税文化、现代物流、国际旅游、保税制造等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化园区国别合作,优化提升重点产业支撑,全力打造营商环境优越、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创新创业活跃、产业基础雄厚的内陆自贸高地。
高新区
智能机器人发证
未来政务中心将铺开机器人服务
“我是高小新,身高1.2米,体重29公斤……”4月1日四川自贸试验区揭牌当天,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大厅正式向企业和市民开放。早上10点,记者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大厅看到,针对前来办理入驻自贸区注册登记的企业,位于菁蓉国际广场政务大厅的工商窗口提供了一站式服务,从核名、材料初审、材料录入到发放执照都由一个工作人员办理。
当天,一名特殊的工作人员引起了全场注意,他就是国内第一个智能政务机器人“高小新”。身高1.2米,体重29公斤,拥有灵活关节,还有眼睛鼻子和嘴巴,可以解读大家的情绪和大家互动。
作为首家入驻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的企业,成都精彩盛世科技有限公司从“高小新”和嘉宾手中领到了自贸试验区首张五证合一的营业执照。据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介绍,“高小新”可以为办事群众和企业答疑解惑,提供政策咨询,介绍注册流程。未来,“高小新”还会升级功能,增加专门用于政务服务的人工智能,可以自行学习新知识,不断的成长。未来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办理企业注册时,或将全是智能机器人服务。值得关注的是,截至当天下午4点,区内新增企业141户,新增注册资本(金)超25亿元。
青白江
在7大领域实施113条改革
打造西向国际贸易大通道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根据四川三大片区功能定位,分片区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以期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以铁路口岸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为核心,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交汇点,是内陆地区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向国际贸易大通道重要支点,重点发展国际商品集散转运、分拨展示、保税物流仓储、国际货代、整车进口、特色金融等口岸服务业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内陆地区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向国际贸易大通道重要支点。
随着自贸区揭牌,下一步,青白江铁路港片区以拓展国际和国内物流“两张网”,破解西部内陆物流瓶颈,带动西部重点产业走好“一带一路”,提升西部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率先为西部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破难题探新路。在制度改革和创新上,将围绕四大方向先行先试:一是以简政放权为核心,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二是以“蓉欧+”战略为抓手,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机制。三是以多式联运为纽带,实现通道和监管服务机制等领域的互联互通互认。四是以创新创业为引领,探索成德绵综合创新改革试验区协同开放机制。加快推进服务贸易、货物贸易等7大领域,共计113条改革创新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