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创作基地正式落户遂宁。遂宁,以一张城市文化新名片再次闪亮众人眼球。
一手厚植文化底蕴,一手发展文化产业,遂宁立下建设城乡发展与文明传承深度融合的文化强市目标。近年来,通过实施“文化提升行动”,下功夫塑造文化事业之魂,下力气健壮文化产业之根,不断延伸文化触角,遂宁文化产业地位不断提升、产业主体不断壮大、产业品牌不断增多,文化之花香溢遂州……
夯实本底:
名人名作浸润特色名片
成就本土特色文化事业新高度
“薄如纸、碧如玉、声如罄、明如镜”,这是遂宁馆藏宋瓷的绝美风韵。
1月23日,位于自贡市中心的盐业历史博物馆人头攒动,高大通透的展柜里,聚光灯将荷纹瓷尊、八棱鼎式瓷炉、鬲鼎式瓷炉等一件件“国宝”映照得晶莹华美、翠碧若玉,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瓷器爱好者。
这是遂宁宋瓷在川南的首次亮相,半月的展出时间里,遂宁博物馆精心挑选的80余件(套)宋瓷精品,吸引了自贡市民和中外游客的目光。国宝宋瓷,在为“千年盐都”营造新春祥瑞的同时,也为“观音故里”的城市文化、城市形象打开了一扇外宣之窗。
除了宋瓷,杂技、曲艺、美术、书法也是遂宁“流动城市文化名片”上的精彩篇章。
2016年,遂宁川剧亮相美国休斯顿第49届国际电影节开闭幕式、休斯顿莱斯大学及西班牙瓦伦西亚市;清音、川剧、杂技组团参加了“2016友好四川-走进泰国”文化交流演出;国宝宋瓷先后赴日本、新加坡、澳门等十余个国家、地区交流展出。
遂宁历史悠久、贤士辈出,素有“文贤之邦”的美誉,孕育了陈子昂、王灼、黄峨、张鹏翮、张问陶等一批英才俊杰。“传递”文化名片之外,遂宁的文学艺术创作更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打开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另一扇窗口。
2016年11月11日,由遂宁日报报业集团出品,市文广新局、市台办、四川易尚时代文化监制的遂台合作首部大型微电影《双笙恋》首映,得到了不少关注。微电影中,剧情推进、镜头转换间,圣莲岛、五彩缤纷路的清秀,广德寺、灵泉寺的美景呈现在观众面前。遂宁观音文化和影视文化的碰撞,擦出了不小的火花。
除了微电影《双笙恋》,遂宁的杂技精品《青花瓷》曾登上央视春晚舞台;歌曲《抢头帕》《站在新起点》和小说《神井》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大型音乐电视《人间遂宁》、电视纪录片《品读城市·遂宁》《国宝宋瓷》在央视播出;16个文艺家协会的15000多名各类文艺家协会会员,创作出了无数优秀的文艺作品;“中国梦·新遂宁”主题文艺创作活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等系列活动有序展开。
地方文化名片的光耀夺目,对外文化交流的影响深远,印证的是市委市政府的强力领导,职能部门的大力推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几年来,全市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8亿元,一大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继竣工;总面积5万平方米,总投资5.4亿元的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完成了立项,纳入全省今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全市基本建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出台,推进了全市66个脱贫村文化室、阅报栏、科普宣传栏建设,新建了98个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75个公共服务网点。
《遂宁市重点文化艺术项目扶持奖励办法》的制定和《遂宁市2015-2018年文艺创作生产规划》的出台,使文化事业得到了大力扶持和激励,遂宁的文化底蕴和城市魅力不断彰显,也为文化产业“走出去、请进来”奠定了雄厚的底气。
锻造品牌:
个性商品融进文化金矿
文化名品走向世界大舞台
在遂宁绣苑刺绣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海彦看来,要绣好一幅观音绣像,对于观音文化的理解必不可少。
十多年前,适值遂宁文化气质精准定位,打造“观音故里”、文化名城,抱着自主创业的想法,黄海彦决定传承观音文化,做观音绣像。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观音文化与独门绣技相交相融,一个拥有数百人的专业团队、日趋完善的产业链、“上天出海”的广阔市场,以观音为媒,“爱”“善”为魂的品牌形象的公司逐渐成型,年产值达数百万元。观音文化中的商业价值通过“观音绣”系列产品逐渐展露。
这十多年里,不仅有绣苑刺绣发展的阳光和风雨,也有观音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更有遂宁本土文化品牌成长的“心路历程”。
遂宁是中国观音文化之乡,观音绣走俏国内外市场,是遂宁打造特色品牌优势,鼓励特色文化产品走出去的一个缩影。通过加大文化提升行动实施力度,扶持做优做响文化品牌,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以遂宁杂技、四川清音、观音工艺品等为代表的文化品牌正加速走出四川、走向世界。
“这次带过去的‘并蒂莲’系列产品很受欢迎,收到了不少合作意向,我们想‘趁热打铁’,注册自己的品牌。”去年西博会期间,遂宁市天禧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展示的并蒂莲茶杯、并蒂莲花瓶、莲花刺绣围巾、莲花摆件等产品收获了国内外不少订单。回到遂宁后,公司总经理李梅立即着手完成了商标注册,下一步将把“观音文化”“莲文化”推向国内外。
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将文化产品推向市场,遂宁积极探索,综合施策,品牌打造力透纸背,掷地有声,仅2016年就推进30个“文化振兴计划”项目建设,完成投资46亿元。
优化文化产业布局,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全市制定和实施差异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各县区根据资源禀赋、功能定位,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加强遂宁观音文化产业园、射洪县中华侏罗纪探秘文化旅游区、子昂故里文化产业发展区、蓬溪县赤城湖中国书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大英县文化产业园区、安居黄峨诗书文化产业发展区等“六大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区)”建设,文化产业创新创意能力“节节升高”。
促进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利用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出版印刷、影视传媒业、文艺演展、文化休闲娱乐、文化创意设计与服务等五大产业;推进“文化 ”行动,推动文化产业与制造、建筑、农业、旅游、体育、信息、生态等产业融合发展。
发展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放开文化市场准入门槛,加强政务服务,强化产权、资本等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建设,鼓励、引导文化市场投资,提升文化市场惠民和扶贫能力;支持文化产业领域创新创业,培育高成长型的文化企业,到2020年,力争总资产、总收入上5亿元的产业单位达5家,总资产、总收入上亿元的产业单位达20家。
创新裂变:
文化为魂旅游为体
文旅融合迈上产业发展新征程
高坪土陶是蓬溪县高坪镇的一项传统手工工艺,以生产坛、罐、盆、缸、盖等日常生活陶制品为主,从宋朝至今已历经千年,被列入遂宁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陶看起来简单,但烧制的技艺非常复杂,程序也比较细致,需经选土、炼泥、拉坯、晾干等近10道工序,主要销往遂宁周边,供不应求。”高坪土陶第15代传承人蒋诗红告诉记者:“传统手工操作吸引了不少游客来参观。”待窑厂维修完成后,蒋诗红将和附近的水果基地、茶叶基地业主商量联合发展文旅产业。
把文旅融合作为重要增长点,是遂宁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向之一。
遂宁的文旅融合是多维度的。始建于隋朝的灵泉寺、唐代的广德寺历来为中国皇家禅林和观音朝觐地,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在这两座寺庙中得以原汁原味地体现;“十二五”以来,通过深掘观音文化、古盐井文化、城市湖泊文化、传统书画文化……遂宁先后打造出龙凤古镇、中华侏罗纪探秘度假旅游区、中国红海、七彩明珠、席吴二洲湿地公园等充满特色的旅游度假区,文旅产业大门一步步打开。
在中国观音故里旅游区等景区的带动下,“十二五”期间,遂宁成功创建A级旅游景区15家,国家4A级高等级旅游景区8家,数量居全省第五,居川东北第一;创建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首批四川旅游强县1个,首批四川乡村旅游强县1个;积极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国、省级乡村旅游品牌164个;全市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上亿元的企业1家(中国死海),上千万元旅游企业10家。
今年春节黄金周,全市共接待游客195.7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67亿元。其中观音故里旅游区接待游客29.08万人次,门票收入283.14万元,游客数量居全省纳入黄金周统计的73个4A级以上景区第11位;中华侏罗纪公园接待游客1.74万人次,门票收入95.2万元,收入增幅达118.87%,居全省纳入黄金周统计的73个4A级以上景区第8位。
2016年年底,市委召开专题会议,就“文化提升行动”勾画出清晰的“施工线路图”: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加强文旅产业园区示范建设,全力打造精品文化旅游项目。
观音文化城旅游度假区、中华侏罗纪旅游度假区、赤城湖旅游度假区、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黄峨故里旅游度假区……一个个旅游度假区,就是一张张特色文化新名片。这张张新名片,就是按照“服务大成渝、打造大景区、发展大产业”的大思路,结合特色旅游名镇的规划建设,因时应运培育的“观音故里”文化旅游新业态,开发的特色文化旅游新项目。
伴随着新项目开工的铿锵步履,文化长卷的渐次展开,文化项目的颗颗宝石串联在文化产业发展的细线上,遂宁必将焕发出无限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