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成都市确保完成6500亿元全年投资任务 政府投资项目
2013
04/27
14:19

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成都高新区(微博)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正式竣工;拥有新捷达等新车型生产线、预留B级车生产柔性线、年产50万辆,年产45万台EA211发动机生产基地的龙泉一汽-大众三期扩能及发动机项目也竣工投产…… “全市重点项目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我市不仅要确保完成年初确定750个实际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100亿元的任务,更要抓紧引进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努力保持全市经济领先发展的强劲势头。

重大项目

一季度全市75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46.77亿元

统计显示,一季度,全市75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46.7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6.01%,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9.20%。按建设阶段分,142个投产达产项目完成投资133.3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2.55%;371个加快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21.5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5.90%;195个促进开工项目完成投资91.4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0.27%;42个前期储备项目完成投资0.49亿元。按行业分类,589个重点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385.0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9.90%;90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41.5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9.76%;71个重点民生社会事业项目完成投资20.1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0.62%。产业化项目中,107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8.2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2.34%;102个现代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78.3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6.32%;333个现代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256.9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9.92%;47个现代农业项目完成投资11.4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7.39%。

记者了解到,《2013年成都市重点项目计划》已经下达,并对重点项目责任进行了细化分解,落实到15个市级部门、19个区(市)县和成都高新区。全市实施75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2958.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02.17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91个,总投资4335.2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47.4亿元。今年全市重点项目工作目标是:确保195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513个在建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加快42个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全年确保完成重点项目投资2102.17亿元;确保19个省重点项目开工建设,72个续建项目顺利实施,全年确保完成省重点项目投资647.4亿元,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目标任务。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重点围绕有可能争取的国家和省、市预算内投资的项目、支撑引领成都发展的重大项目开展前期论证包装和储备,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项目进入储备项目库,多渠道、深层次挖掘和培育项目,促进储备项目向重点项目的转化,为发展提供后劲,完善项目推进工作,千方百计做好要素保障,改进和优化对重点项目的服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资金、土地、能源等难题,着力缓解瓶颈制约,切实推进储备项目尽快开工、在建项目尽快完工、竣工项目尽快投产。同时,我市项目策划储备工作也全面展开,强化项目储备,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目前已完成储备项目收集和初步审查。

稳定投资

全年确保完成投资6500亿元

“今年,我市投资任务十分繁重,全年要确保完成6500亿元,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通过切实解决投资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投资进度和质量,同时围绕国家投资方向和重点,梳理具有帮助和支撑作用的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更多更大的支持,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注重投资的质量和效益,重点加大“五大兴市战略”、天府新区(微博)、“北改(微博)”工程、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农”、民生和社会事业、生态文明建设、自主创新等领域的建设和投入,严格限制“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强化政府投资项目事前评审、事中监管和事后绩效评估,提高政府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撬动和激发民间投资的热情。

“‘高、精、尖、优’的制造业领域将作为我市工业经济的主攻方向。在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机械汽车等支柱优势产业的同时,突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轨道交通、航空装备制造等具备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在积极做好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和争取工作,继续强化软件、生物、民用航空、信息产业、新能源、高技术服务业六大国家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继续积极做好四川·成都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的申报和建设,推进高技术领域的准入“门槛”等方面加强自主创新,增强创新驱动能力。

要素保障

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协调能源供给

“要素保障有利于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市将切实加强项目用地的统筹管理,提高项目的融资能力,加大油、电、气等能源的保障力度。”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土地需求的同时,将加大闲置土地、低效利用土地处置力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用好用活有限的土地资源。

资金争取方面,适时组织召开金融机构与项目业主洽谈会,吸引各类社会资金、金融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同时,我市还将不断扩大企业债发行规模、支持我市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募集资金,继续支持我市中小企业发行中小企业债券,进一步发挥成都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协会和成都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服务中心的服务职能,完善我市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扶持政策体系,用好成都市创业投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加快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企业在我市聚集。推进民间融资工作,协调争取国开行等商业银行融资支持,特别是抓好项目与资金的对接,建立健全项目融贷的协调推进机制。此外,我市还将积极协调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供给,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