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政协委员集中视察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1月3日,成都与中信集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蓉举行。根据协议,中信集团未来将在蓉投融资超过2000亿元,涉及金融综合服务、智能制造、通用航空、节能环保、“蓉欧+”合作等多个合作领域。2017年的首个工作日,成都大项目签约即实现“开门红”。
在同一天,不仅有签约的重大协议,更有建成投产的重大项目。经过短短9个月的建设,中信戴卡凯斯曼成都工厂一期工程暨年产2万吨汽车轻量化部件项目竣工……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基础在经济,支撑在产业。一系列重大产业化项目的签约、建成、投产,筑牢了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产业基础。而事实上,在去年年初,成都工业经济还较低迷,受2013年下半年以来成都工业投资接连18个月负增长影响,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工业开局增速仅3%。
一年来,成都通过深入实施《成都制造2025规划》和工业强基行动,加快构建“3+N”工业发展格局,着力抓好工业投资、工业园区和工业产业平稳增长,下大力气强基础、扩规模、优结构,全市工业经济实现量质齐升。
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
“竞进拉练”促工业增速持续回升
成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决定了投资仍是稳增长的“底盘”。加强产业投资尤其是工业投资,仍是当前稳增长的关键。去年年初,针对工业投资不足等问题,成都启动了“工业强基行动”,着力补好“三块短板”:支柱性产业、龙头企业、带动性产品不多;空间载体不足;项目不足,投资不足。
去年1月21日,成都启动首次工业“竞进拉练”活动,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区(市)县负责人走进产业园区、工地,对标先进,学习经验。一年间举办的4次“竞赛”活动,使全市形成了抓大工业、大项目、大集群、大园区的良好风气。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基础在经济,支撑在产业。成都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以“153”项目为牵引,推动紫光IC国际城、京东方二期等139个重大工业项目签约引进,中电子8.6代线等119个项目开工建设,东风神龙、英特尔骏马等135个项目竣工投产。
围绕工业增速、工业投资等主要目标,成都还切实抓好工业经济“稳增长”督查、调度,及时掌握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和目标进度情况,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去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保持了稳步回升态势,预计全年增长7.4%左右。
规划“大创造”“大智造”“大车都”板块
加快构建“3+N”工业发展格局
去年11月1日,在成都天府新区新兴工业园,包括西丹孚动力电池系统集成产业基地、升华特种电源研发生产基地、盟升电子总部和卫星通讯产品研发中心等10个项目集中开工,涉及高端制造、研发创新、高端服务等多个领域,以成都科学城为核心的“大创造”板块初步显现。
“大创造”板块是以成都科学城为核心,以发展研发和创新产业、军民融合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及关联生产性服务业等为重点,突出科技研发、创新孵化及成果转化的大园区,也成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核心引擎和西部重要的创新引擎。
按照“大园区承载大产业,小园区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高新区、经开区,即是成都发展大工业的“国家级”龙头,成都正围绕它们构建“3+N”工业空间布局,加快打造“大创造”“大智造”“大车都”工业板块,规划建设龙泉山东侧工业走廊,形成龙头引领、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成都还出台了《关于加快成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若干政策的意见》,完成《成都铁路港临港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和产业支持政策,推进中德、中韩、中法、中古等中外合作园区规划建设,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园获国家工信部批准。
分层推进产业梯次发展
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去年9月9日,成都发布了《成都市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快打通军民融合创新通道,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加速发展。通过深化校地协同创新、推进军民深度融合等措施,做大做强高端制造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这正是成都工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在综合分析成都产业发展基础、发展潜力、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成都结合“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制定了《成都制造2025规划》14个重点产业发展专项推进计划,将围绕“量质并举”,分层推进产业梯次发展。
具体而言,培育壮大产业梯队,成都将稳住并扩大电子信息、汽车等重点产业现有产能,壮大优势产业规模,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促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链条、成集群发展,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改造提升轻工、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
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宏伟征途上,成都坚持把产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命根子,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做多与做强并重,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强化服务理念
做好要素保障工作
去年11月3日,第十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开幕当天,成都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三大汽车整车项目投资协议,吉利集团将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沃尔沃SPA平台乘用车项目、30万台BMA乘用车项目布局成都。
“再次对成都追加项目和扩大投资,是基于成都的战略地位和投资环境。”吉利汽车集团总裁、CEO安聪慧表示。
做好服务,不止于大企业。几乎在每个周末,市经信委都如期举行工业企业行业协会“一对一”工作座谈会,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反映的具体问题,前来参加的都是中小企业。凡在会上尚未解决的问题都要强化跟进和督办,限期给企业一个满意的答复。
为进一步服务企业发展,成都积极探索“B2G”新型政务服务模式,为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具体困难设立了“绿色通道”。
此外,成都还筛选确定1126户重点培育中小企业,研究制定本土成长型企业培育方案,积极开展“政银企担”合作,推行中小微企业“壮大贷”、民营企业应急周转金。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