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转型发展 “绿色”成为四川工业经济的驱动力
2017
01/03
14:24

节能减排、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绿色”成为工业经济的驱动力。

看中国科技城绵阳——日前发布的2016年度四川省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名单中,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位列榜首。2016年,长虹“基于个人化定制的家电智能制造数字化虚拟工厂样板建设试点示范”入选首批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是西部唯一入选项目。

看省会城市成都——近日,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像往常一样,迎来送往一波波参观者。作为西门子在德国本土外的第二家数字化工厂,这家工厂承担着研发和生产西门子核心自动化产品的任务,同时为四川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样板和经验。

中外两大老牌家电集体转型智能制造,契合我省加快先进制造强省建设、提升经济绿色化程度的战略部署。

近年来,我省把推进绿色发展融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出台了《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提出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做好增强新动能加法和淘汰落后产能减法,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清洁能源示范省和绿色经济强省。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工业比重占全省GDP的50%左右,要有绿色‘GDP’,工业经济的绿色非常重要。”四川省经信委主任陈新有如是说。

稳中向好的四川经济澎湃着绿色动力。

转型做加法

工业结构要“调高”

2016年12月28日,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举行,会上,“绿色发展”再次成为重要关注点。

“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阳光花城康养胜地”……过去,这样的宣传语让人很难想到攀枝花。作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钢铁基地,攀枝花曾经因钢铁而繁荣兴盛,却也因钢铁、煤炭等行业整体低迷,去产能等发展瓶颈而备受制约。

值得欣慰的是,从数据来看,攀枝花已然浴火重生。2016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预计达到680亿元,工业化率68%,居全省各市州第一。

过去五年,攀枝花紧紧围绕“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部署,立足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核心产业。在循环经济领域,攀枝花市明晰了工业绿色发展战略,并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打破“一钢独大”局面,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产业,延伸钒钛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逐渐改变了“资源拿走、问题留下,利润拿走、污染留下”的被动局面。

如今,作为“钒钛之都”的攀枝花,不仅是第一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地区”,被国家工信部批准成为西南地区唯一一个“全国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而且还是省内闻名的康养胜地。

攀枝花的绿色发展之路只是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绿色发展,产业结构必须“调高”。近年来,四川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先进制造强省建设,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构建“7+7+5+4”的产业梯度培育体系,呈现出发展动能从传统产业支撑转为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积极变化。

为进一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步伐,促进工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省经信委近期出台了《四川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化工医药、建材、食品饮料、轻工纺织、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领域为重点建设绿色制造体系,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带动全省工业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通过实施《方案》,力争到2020年,在重点行业创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国家级绿色工厂30家、绿色园区5家和一批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资金、技术实力的绿色制造服务机构,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一定市场占有率的绿色产品,探索构建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全流程绿色供应链,基本形成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

创新做乘法

产业动能要“调新”

2016年12月8日,首列“四川造”空铁列车在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下线,这是我国首列商品化新能源空铁列车。此前一周,四川轨道交通产业项目在宜宾开建,项目投产后,预计近期年产值将达50亿元。

除轨道交通产业外,我省信息安全、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也加速发展,形成工业经济的新增长点。

推动工业绿色发展,产业必须“调新”,科技创新、技术升级正在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推动工业创新驱动发展,在推动工业绿色发展上往往起着“乘数效应”似的作用。

近年来,我省加力布局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加大力度培育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提升七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安排3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创新驱动和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

“高端产业意味着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较高的附加值,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在工业生产上,加速推进先进制造强省,推进制造的智能化、自动化,是提升绿色经济的另一抓手。

目前,省经信委正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紧扣我省产业发展需要,系统梳理石墨烯、重型燃气燃机、轨道交通、核技术、北斗导航、新能源动力电池等领域需要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列出时间表路线图。2017年拟与联合国UNIDO组织、工信部共同举办“2017中国(成都)绿色产业国际发展论坛及投资洽谈会”,掀起加快绿色发展的高潮。

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4%,增速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目前,我省工业经济大盘中,七大优势产业占比80%以上,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17%左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6年,我省工业7.9%的增长中,传统存量贡献4个百分点,新投产项目和新增规上企业贡献3.9个百分点,新动能贡献近50%。

绿色发展还体现在技术升级上。近年来,四川积极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装备、新型建材等绿色新型产业。预计全年完成企业技术创新投入360亿元,增长10%;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6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787户。

产能做减法

落后产能要“调优”

2016年12月,几乎每天,川煤集团都在举行有关转型升级的专题会。

成立10年的川煤集团,煤炭产业占比达到67%左右,其他产业也大多是煤机、煤电、煤建等和煤炭关联度很高的产业。随着近年来煤炭价格断崖式下跌,企业不得不面临售价与成本倒挂,生产即亏损的困境。

对此,川煤集团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退出矿井17对,退出产能1059万吨,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川煤集团不是个案。近年来,我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保、耗能、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技术政策,对达不到标准要求或经过整改未达到要求的钢铁产能进行依法关闭和处罚。

“工业绿色发展必须要下决心化解过剩产能。”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才能为新兴产业发展腾挪空间,尤其是落后产能,大多是在环保标准提高后形成的。

近年来,我省整合各类专项资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十二五”后三年累计对30余个行业、1245户企业的落后和过剩产能实施了淘汰化解,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9.1%,比全国平均水平多降6个百分点以上,提前一年完成国家工业节能目标任务。2016年又淘汰钢铁产能420万吨、煤炭产能2010万吨,均提前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绿色发展还体现在能耗的降低上。我省提出,开展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实施工业节能节水、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城镇化节能示范、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等重点节能减排工程。深入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推进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企业、低碳产品试点示范。

在实施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建设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后,预计2016年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5%以上。有序淘汰水泥、电解铝、玻璃等行业120家企业落后产能。

经过不懈努力,数据显示,近五年,全省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现代制造业比重提升4.7个百分点,同期钢铁、水泥、炼焦、化工等高耗能工业比重下降2.9个百分点。

在我省工业不断调高、调新、调优支撑下,四川工业正迸发出绿色新动能。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