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四川内江享受“老工业基地”政策支持 推进新型工业化
2013
04/22
10:45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网站发布了《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四川内江与其余7市1区共同列入《规划》,并将连续10年享受国家有关支持政策。这项新规出台,对于内江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打造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作为老工业城市,自2010年开始,内江市积极主动开展申报和争取工作,先后编制了《内江老工业基地研究报告》和《内江老工业城市调整改造规划研究报告》,完成了各类基础数据和单项材料的申报,制定了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方案,启动了旧城改造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内江工业飞速发展壮大,特别是经过三线建设时期一大批央属企业的落地和带动,内江工业整体实力在“六五”时期达到顶峰,为四川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西部典型衰退型老工业城市,内江走过历史的辉煌后,上世纪90年代初,逐渐步入了全面衰落阶段。

近年来,内江经济呈现出向好趋势,但仍处于爬坡上坎的艰难创业阶段,沉重的包袱、转型的阵痛,以及环境、资金、资源等瓶颈制约阻碍着内江加快发展的步伐。

面对传统产业全面衰退的状况,内江市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冶金建材、食品饮料、机械汽配、医药化工和电力能源五大传统支柱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加快,再生资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行动纲领。规划范围是95个地级老工业城市和25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市辖区,涉及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该《规划》提出,到2017年,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重要进展,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城市内部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城区老工业区调整改造全面展开;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明显增强。

《规划》还指出,中央、有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2013年起,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城区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等。中央和省级政府要加大对老工业基地的转移支付力度。预计到2022年,老工业基地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城区老工业区调整改造基本完成,良性发展机制基本形成,为建设成为产业竞争力强、功能完善、生态良好、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四川省内江市将紧紧抓住《规划》启动实施的机遇,围绕调整改造目标任务,以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大力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努力实现次级突破和追赶跨越。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