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宅搬迁,新居美梦圆。扶贫同展翼,致富共行船。种养财源进,营销产业连。齐奔康泰路,苦干再攻坚。”这是笔者对通江县板桥口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真实写照。
今年以来,该乡严格按照“五个一批”中的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政策要求,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按照“四步走”举措,切实将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以人为本,科学规划。该乡易地扶贫搬迁建设牢牢抓好三个重点环节:一是认真开展摸底调查,选准搬迁对象、摸清安置区资源承载能力,充分征求贫困户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实施方案。二是合理确定安置地。在调查摸清集中与分散安置人口374户1404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土地、道路、供水、电力、通讯、电视、教育、卫生等各方面资源现状,充分论证和评估后续产业发展潜力及贫困户就业机会,择优确立安置地。三是做深做实做透群众工作。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公示栏及“赶场天”,积极开展搬迁户政策集中宣传、入户宣传,以及安置区宅基地划拨,耕地复垦等后续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严格政策,群众参与。该乡按照“一公开、两参与、一测评”制度,全面落实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一公开”即公开项目名称、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建设内容、建设期限、实施单位等主要内容,实施阳光工程。公开内容显示:该乡易地扶贫搬迁实行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按照本人申请、召开村民代表会、群众会、村公示、村报告、户承诺、乡审核的程序,让群众参与项目实施方案的讨论制定,成立18个村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理事会和监事会,全程参与项目建设,使之更加符合群众的愿望,不断提高项目的科学性、民主性和知晓率。让群众参与项目实施过程,既让群众在项目建设中增加收入、减轻负担,又让群众履行监督职责,有效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工程进度。“一测评”即项目建成后组织开展受益群众满意度测评。
整合资金,合力推进。该乡在保证管理渠道不变、资金使用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一是积极整合整村推进、退耕还林、人畜饮水、农村能源等扶贫资金,试点集中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二是充分调动水利、电力、交通、教育等部门的积极性,抓好配套设施建设,全面解决安置区水、路、电等与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培育产业,带农致富。该乡为确保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一是依托迁入区资源优势,面向市场,科学引导,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按照种养殖业结合和集约化经营的理念发展生产,整合产业发展项目,完善产业配套工程建设。二是将易地扶贫搬迁与集镇建设相结合,将搬迁户纳入集镇发展规划,引导他们发展商品经营、饮食、运输服务等第三产业,不断增强集镇活力,壮大集镇规模,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三是不断加大劳务培训和输转力度。把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作为劳动力培训的重点,分批分次开展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就业本领,并鼓励开展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