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改造提升、南华县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11个重点项目在10县市先后开工,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也拉开了一季度项目开工建设的大幕。
问道桂黔 找准短板谋跨越
近日,云南党政代表团先后出访广西和贵州,重点学习考察两地经济社会建设的经验,楚雄州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成员也随团出访。
当前,楚雄州GDP是滇中经济圈中惟一不到1000亿元的州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一系列主要经济指标,都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的形势更加严峻……
3月29日至30日,楚雄州委书记、州长率领州级领导跑遍全州10县市11个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现场。3月份,楚雄州各县市开工项目合计达103个,涉及园区、地产、新能源、脱贫攻坚、产业转型、“五网”建设等,总投资达406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03亿元。
如此大规模、大手笔的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在楚雄州历史上尚属首次,在云南省亦不多见。“要破解发展中碰到的难题,首先就需要我们补齐思想观念上的短板,以思想引领变革,以创新激发活力。”楚雄州委书记侯新华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楚雄州最急迫、最关键、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加快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做大做强产业支撑和克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惟有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学习借鉴广西贵州的宝贵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补齐短板,苦干实干,才能实现赶超跨越。”
真抓实干 抢抓机遇促跨越
自去年8月31日开工以来,武易高速楚雄段的建设一直高速运转,半年间已完成投资15.5亿元,禄丰县境内已完成400亩土地拆迁工作。
“武易高速在很多方面都开了云南省路网建设的先河。”一直参与项目建设的楚雄州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陈斌介绍说。
去年以来,楚雄州一直把抓项目、增投资作为稳增长、促跨越的第一抓手,积极争取、整合、筹集各方面资金,围绕“五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加强督导检查,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高位推动、强势出击,抓督查、促落实,全力确保经济增速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015年,楚雄州实现GDP770亿元,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达780亿元,增长30%。
从去年11月至今年2月,楚雄州共新开工项目287个,项目总投资达597.61亿元。今年前两个月,全州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分别达9.92亿元、24.04亿元,收支双双快速增长;全州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44亿元,同比增长30.4%。
今年1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落实稳增长有关政策措施成效较明显的全国20个市(州)、20个县(市、区)进行表彰,在2016年将对这些地区实行“免督查”,并给予6条激励政策奖励。在国务院的表彰名单上,楚雄州榜上有名,也是云南省惟一获此殊荣的市(州)。
“错过一次机遇,落后一个时代。”对国务院送出的“大礼包”,楚雄州州长杨斌将其形容为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和“及时雨”。“激励政策涉及专项建设基金、中央预算内资金、财政专项转移支付、企业债券发行、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等内容,我们将格外珍惜,必须抓紧、抓紧、再抓紧,千方百计、努力用好、用足、用活这些极其珍贵的利好政策,着力破解融资等难题,敢于融资、善于融资、可持续融资,防范债务风险,以跨越的思路、作风、模式推动全州跨越发展。”
末位淘汰 狠抓落实为跨越
在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前,楚雄州委、州政府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最大限度积极争取云南省和中央的支持。3月17日至19日,由云南省政府相关领导带队,云南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和楚雄州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团队,到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汇报工作,争取支持。
抢抓机遇,用好政策的同时,楚雄州还进一步细化国家和云南省系列稳增长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促进全州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十三五”开好局的各项目标任务。
结合云南省稳增长22条和自身实际情况,楚雄州提出了25条贯彻措施,全力以赴打好“五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三大攻坚战”,以“六个着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工作,从供需两侧双向精准发力,扎实开展房地产去库存、精准招商、创新驱动等“十大专项行动”。同时,全州今年计划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并初步规划提出“五网”建设项目453项,总投资达4618.69亿元。
对这些目标任务的解读,杨斌的思路坚定而清晰:“楚雄州将推行研判、预算、应策、推动、问效五项经济运行制度,构建强有力的项目实施链和时序链,加快项目建设,让项目循环无端,源源不断。”
稳增长、促跨越的措施还不止于此,为了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楚雄州还创新性地提出了“末位淘汰制”。
按照这一全新考核机制,楚雄州将对各级各部门进行综合绩效考评,范围从10县市到经开区管委会、州级部门、中央省属驻楚雄单位,考评分为七级。其中,10县市为一级,其党政主要领导年度综合绩效考核排名后两位的,将被提醒谈话;连续两年或五年内累计三次排名后两位的党政主要领导,将被进行组织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