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四川“三并联”模式: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的核心引擎
2016
03/14
08:15

2月29日,在2016年全国两会前夕,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的成都市武侯区行政审批局与四川省并联评价评审促进会、四川省工商联“三并联”服务中心、成都并联评价咨询商会、四川众望安全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引入“三并联”模式。四川首创并实践于两年前的“三并联”,破解了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的难题,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引入深水区,成为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的核心引擎。

“三并联”模式:成为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的“标杆”

“三并联”指并联评价、并联评审、并联审批,即通过一个并联评价组完成原来需要多个技术机构分别完成的评价评估;通过一场并联评审会取代传统的多场评审会;通过一个中心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同步审批,取代传统的按顺序逐项审批。并联评价是基础,并联评审是关键,并联审批是目标。该模式由四川省并联评价评审促进会、四川省工商联“三并联”服务中心、成都并联评价咨询商会在全国率先成功实践。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经济时报以《四川:“三并联”破解建设项目并联审批难题》进行了专题报道,2015年中国经济时报再次以《四川:“三并联”模式把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引向深水区》进行了深度报道。两年来“三并联”不仅在四川的雅安、内江、眉山、乐山、自贡等多个市、州试点实施,也引来天津市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天津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贵州贵安新区等省市相关部门的密集调研。对于“三并联”的创新服务模式,天津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并希望以临港经济区作为“三并联”创新服务示范,能够在滨海新区乃至天津市进行推广。

2015年有二十余家评价咨询机构到访“三并联”服务中心交流,学习“三并联”服务模式。目前,“三并联”服务中心与山西、兰州、厦门、南宁、海南、江苏等技术服务机构建立了工作联系和学术探讨渠道,拓展了行业信息共享和技术共用路径,增强了并联评价评审的市场占有能力和市场开拓适应能力。

“三并联”首创于四川,但已走出四川。南京、无锡、宿州等市政府先后出台精简行政审批文件推行“多评合一”,实质是开展并联评价、并联评审和并联审批,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创新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方式,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效应。

由 “三并联”服务中心挂牌单位——四川众望安全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牵头起草并申报的 《工程咨询并联评价服务业工作准则》、《工程咨询并联评价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准则》、《工程咨询并联评价服务机构从业准则》等三项标准在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获得立项。根据 《四川省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指南》规定,该三项标准已完成标准起草、征求意见等前期工作,为并联评价评审理论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对推进并联评价评审工作具有前瞻性的并联评价机构信用规范化建设研究工作也正式启动。

“三并联”模式:引领阳光政务新常态

依法并联评价——让建设项目上马更加科学。

“并联评价”的提出源于政府的“并联审批”制度。“三并联”模式践行并坚持了依法评价,实践中,建设单位委托中介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并联评价,将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交由一个“并联评价组”来完成。在报告送审前,让专家提前介入建设项目并联评价中,提前发现项目可能存在的问题,让建设单位依据专家意见提前规避和解决,使建设项目一开始就运行在科学的轨道上,而不仅限于评审阶段在评审会上对项目提出异议甚至否定意见。

并联评价对政府而言,项目科学上马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健康、繁荣发展;对业主而言,项目更加快速落地,节约了时间和资金成本。依法并联评价,助推了建设项目的评价评估遵循了阳光、公正、科学的原则,行政审批的效率大大提升。

依法并联评审——让建设项目咨询更加阳光

依法并联评审,是四川 “三并联”模式的关键,其意义在于某一建设项目原来所需的多场技术审查评审会可以在一场评审会中一站式完成。依法并联评审有“五大”亮点:(1)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开、阳光、透明。(2)各评审是“同时进行”,简化了流程,缩短了时间。(3)评审会上不同职能部门、不同专业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充分交流,统筹兼顾,出具一份更全面、更科学、更具有指导意义的专家意见,避免了传统单一的专场评审会上不同专业专家意见相矛盾的现象。(4)减少了审批环节和重复环节,多个职能部门在同一场评审会中服务和监督,简化了审批流程,打破了各部门各自为阵的格局,减缓了建设单位因不熟悉审批流程的重复往返工作。(5)政府各相关行政审批部门一同服务和监督,对“并联评审”的结果达成相对一致意见,为政府的“并联审批”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政务公开更加阳光。

依法并联审批——让建设项目落地更加快速

在经过并联评价和并联评审后,建设项目的审批才得到了快速的推进。“三并联”将独立、客观的民间智库和政府官方无缝对接,打通了中介评价和政府审批的 “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中介提速,促进项目快速落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行政审批部门的高效廉洁,实现了阳光政务。

业内专家称,“三并联”模式,引领阳光政务新常态。“三并联”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政府职能向服务、监督和咨询转变,打造了服务型政府的阳光政务。

——打破现有利益格局,各方独立公正。引入第三方非行政审批职能部门 (如政务中心)负责主持“三并联”工作,综合协调各行政职能部门。打破现有利益格局,切断利益链条;实现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中各方独立、公开、科学、阳光、透明,促进政府职能向服务、监督和咨询转变。

——实现全员服务,推动建设项目快速落地。“三并联”体系中涉及的“三并联”主持单位(如政务中心)、审批职能部门及相关专家等主动成为建设项目的服务员,为建设项目科学上马、快速落地服务。

——专家咨询前置,真正的实名阳光咨询服务。“三并联”体系中在并联评价阶段即明确项目技术咨询服务专家,并落实其同时承担咨询服务和技术把关终身负责的法律职责,促使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前发现并及时解决。

——促进各咨询服务机构抱团服务,加快中介机构资源重组建设。四川“三并联”模式有助于有社会责任的中介机构做大做强,树立品牌,加快工程咨询服务业产业化、市场化、规范化步伐,打造中国自己的大型咨询机构和民间智库,建设中国咨询战略高地。

四川“三并联”模式推进了政府行政审批制度的深化改革,助推了地方政府的阳光政务及行政效能,在更高层次上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四川“三并联”模式的实践,实现了行政审批的简单高效,减少了重复环节,避免了相互交叉、互为前置,优化了审批流程、缩短了审批时限,推进阳光政务。四川“三并联”模式让参与评价、评审、审批的政府职能部门、评审专家、建设单位、中介服务机构等各方,实现完全独立、真正公正、同台监督、阳光透明、廉洁高效,促成了多方合力帮助建设单位实现项目科学上马、快速落地。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