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四川省工商局召开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16年全省工商工作。四川新闻网记者从会上获悉,2016年全省工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和工商总局工作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实施四川工商“257”战略,把2016年作为信用年,充分发挥市场监管主力军作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断加强信用监管,狠抓行政执法,强化消费维权,努力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努力实现“十三五”工商事业发展良好开局,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作出新贡献。
突出信用监管 建立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
四川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商事制度改革催生了大量新生市场主体,市场交易行为进一步活跃,传统监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着力构建权责明确、透明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按照国务院要求,2016年底前,地方政府要初步实现归集各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以及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企业信息;初步实现工商部门、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及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动响应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各级工商部门要主动加强对政府的汇报衔接,确保目标如期实现。
2016年,四川工商将突出信用监管,建立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
一是继续抓好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工作。做好2015年度年报公示工作,完善年报工作机制,优化年报系统,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切实做好“死户”清吊,确保2015年度企业年报率居全国前列。要切实强化行政处罚信息公示,优化行政处罚信息录入程序,提高案件信息的公示率、及时率和准确率。要提高市场主体即时信息公示率,强化对市场主体公示出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即时信息的监督,督促主体自觉履行公示义务。
二是全面推行“双随机”抽查机制。要完善市场主体公示信息抽查机制,积极推进“双随机”抽查机制的运用,2016年,在全省开展定向和不定向抽查比例不低于3%。
三是推动建立职责明确的市场监管体系。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厘清部门职责,工商部门要依法监管好不涉及审批的一般经营事项。要注重推进市场监管社会共治,探索行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作为政企桥梁在公共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四川省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程序暂行规定》。建立健全部门执法协作联动机制。要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切实做好城市工作,加强对专业市场的监管,及时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严格户外广告登记管理,大力发展城市市场主体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四是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信息化系统项目建设。大力建设一体化工商业务系统,加快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信息共享交换平台、证照联动平台、协同信用监管平台,推动建立企业信息公示机制、协同联动监管机制和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构建信用监管“全省一张网”新格局。建立大数据监管中心,依托工商系统企业登记、行政处罚、业务监管等信息,关联整合企业年报、自主公示信息以及归集相关部门的信息,及时发现企业“失信”“守信”行为,强化协同监管和联合激励惩戒。
持续简政放权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市场主体是创业创新的重要载体。2016年,四川工商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项目年”部署要求,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优化服务,提高效率,大力实施“重大项目服务”和“新登记企业成长”“新业态成长”等“一重两新工程”,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一是深入推进“先照后证”改革。主动工作,争取省政府尽快出台《关于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决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以及“两目录、一清单”。推进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对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的设置或变更,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的相关规定。要注重依托工商登记信息化平台,切实履行“双告知”职责,明确“双告知”的范围和依据,推进市场主体信息的共享应用。
二是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打造工商窗口品牌,简化优化登记流程,规范工商窗口设置,加大工作保障力度,提升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效率。进一步推进企业名称登记改革和经营范围登记改革试点,实现名称审核标准化、规范化,在经营范围核定上切实体现“非禁即入”原则。试点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努力实现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网上发照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建立完善便捷的市场退出机制,简化和完善市场主体注销流程,对市场主体退出条件、方式、程序及法律责任等进行明确,开展未开业企业、无债权债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试点。
三是巩固扩大“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成果。进一步加强与质监、税务、公安等部门的工作衔接,优化简化不利于提高登记质量和效率的环节,改进完善登记信息系统,便捷高效传递登记信息。统筹安排好新旧执照换发工作。深入开展督促检查和社会宣传,促进“一照一码”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
四是有效服务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高度重视,积极主动推动全面创新改革,突出成德绵地区创新改革先行先试“排头兵”作用,立足工商职能,加强与工商总局的汇报衔接,争取政策支持,优化创新环境,力争有所突破。成德绵三地要大胆探索,及时做好总结评估,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