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四川“非遗”:在保护与传承中熠熠生辉
2015
08/12
21:32

精湛的蜀锦技艺、醇香的泸州老窖、奇妙的川剧变脸、娇美的分水油纸伞......8月2日至7日,全国50余家网络新闻媒体走近四川,在探究千年古蜀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川酒、川剧、蜀绣等独特的文化魅力让所有记者为之惊叹。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四川立足“传承珍贵文脉、守护精神家园”,在构建非遗体系、非遗传承保护、非遗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如今,四川非遗,正抛却古老的实用功能,在文化舞台上熠熠生辉。

摸家底,构建“非遗”体系

上百年来,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乡一直坚持用传统工艺制作分水油纸伞,在经历了兴盛、衰落、二次兴盛的曲线性发展后,如今,第六代传承人毕六福正通过“分水油纸伞传统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对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进行着重新演绎和传承。

“80年代,油纸伞的制作就开始衰落。”毕六福的儿子,同时也是分水油纸伞的第七代传承人毕原绅告诉记者,随着雨伞种类的增多,曾经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油纸伞一度面临消亡的危机,直到2005年政府将其纳入申遗项目。

“四川有着灿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文化遗产却在以惊人的速度消逝。”四川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林彤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四川悠久的历史文化,从2007年起,四川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整理工作,对散落在民间、濒临失传的传统艺术进行了收集、整理,川剧、蜀锦、蜀绣、绵竹年画、藏族唐卡、彝族火把节、羌绣等一批具有四川民族地域特色、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逐步被纳入了四川省乃至国家文化保护的视野。

截至目前,我省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4项(羌年、格萨尔、蜀锦、皮影),国家级非遗项目139项、省级522项、市(州)级1432项、县级5076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9人、省级682人、市级1478人、县级4326人。

强举措,开展“非遗”保护

翻开四川的文化史册,凝结着数千年民族精神和智慧的历史文化不胜枚举:穿越百年的雨坛彩龙魅力依旧,享誉“东方活龙”之称,传统技艺下诞生的泸州老窖飘香世界,从唐朝行走至今的雅安藏茶,依然在茶马古道上溢满茶香......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以它们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温暖了一代又一代四川人。然而生存环境的逐渐变化势必会让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消亡,于是,如何保护与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成为当务之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传家宝,保护和传承好非遗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首要任务。”四川省非遗保护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非遗保护,最重要的就是“传承”。省政府在建立省、市、县三级非遗保护工作机构、工作队伍、以及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的同时,全力动员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各方力量,在全国率先设立了13个单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并设立非遗保护专项经费,大力支持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开展项目抢救保护、传承传习、宣传展示活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也逐渐成为常态化。

除此之外,四川省还紧紧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灾后文化恢复重建的重大战略机遇,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新建了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等大型非遗场馆和以成都蜀锦博物馆、绵竹年画博物馆、茂县中国羌族博物馆为代表的160余个各具特色的非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非遗展示中心、传习所。

建平台,激发“非遗”活力

“目前,我们每年生产油纸伞约10万把左右,年销售额达上千万元。”分水油纸伞第六代传承人毕原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由于纯手工制作,分水油纸伞广泛受到大众的喜爱,这些产品除了在全国各地销售外,前两年开始就已经销往英国和东南亚等地。

而这仅仅是四川在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形象与宣传力度的一个代表作。

今年9月,两年一度的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在成都举行。如今,已经连续举办四届此项活动不仅成为拉动全省文化旅游的新的亮点,更成为聚集国内外非遗资源,扩大提升四川非遗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展示四川文化建设的新成果、新形象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四川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国际非遗节等重大文化节会、会展活动,拓展各类平台,组织各级非遗项目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各类对内、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同时,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主,有效利用当地非遗资源,结合各类节庆活动和非遗民俗活动,举办自贡恐龙灯会、凉山彝族火把节、都江堰放水节、康定四月八转山会、羌年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重大非遗活动,在提升当地群众幸福指数、快乐指数的基础上,大力促进当地文化旅游和经济的发展。

据了解,目前,四川已命名23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拥有成都市蜀锦织绣有限责任公司、绵竹年画社、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等7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