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中国人民大学首任校长吴玉章故居、看望慰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实践团学生、与中国人民大学四川选调生座谈……7月30日,我省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对四川的新印象
发展上新台阶 但城乡不平衡较突出
记者:此次四川之行,有没有加深或改变您对四川的认识?
靳诺:这次到四川虽然时间很短,但通过在成都、自贡等地的考察,对四川又有了新认识,深切感受到近年来四川抓住发展机遇,大力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特别是成都的发展变化很大,成都的文化、商业、美食、建筑等等,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颇有国际现代大都市的感觉。同时,也感觉到四川城乡之间的不平衡现象还比较突出,即使是经济情况比较好的自贡,农村还不是很富裕,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还比较普遍,“三农”问题的解决还任重道远。
这次第一次到自贡,我们参观拜谒人民大学首任校长吴玉章故居,实地考察了解吴玉章老校长革命奋斗的一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后来人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寄望省校合作
发挥优势互惠共赢发展
记者:中国人民大学与四川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战略决策咨询、产业合作、教育合作、干部人才交流及培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您如何看待这次省校战略合作的意义?
靳诺:四川是“天府之国”,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大省和科教大省,既有山川俊美的自然风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又有蓬勃发展的现代工业,具有强劲的发展动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发展战略的实施推进,四川将迎来更加良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亲手缔造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学科特色十分鲜明,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一面旗帜”。人民大学与四川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对双方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人民大学来说,四川可以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很好的实践基地和一线素材,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有利于人才的更好成长。对四川来说,人民大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结合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跨越”的重大需求,为四川省各地区区域发展、经济转型升级、金融创新实践和现代金融服务业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城乡建设规划、教育改革、推进干部和人才建设、推进依法治省等方面提供学理支撑、智力支持与决策咨询。
合作共赢
金融、文化等项目助力四川“十三五”发展
记者:在省校战略合作座谈会上,我省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都提出希望得到人民大学在人才和智力方面的支持。下一步,人民大学将如何发挥优势,与四川合作?
靳诺:人民大学将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在高端智库建设、金融服务业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干部人才培训等方面与四川的需求精准对接,开展深入务实的合作。例如,人民大学将依托人文社会学科齐全的优势,为四川制订“十三五”规划提供人才支持;发挥金融学科在全国领先、金融界众多校友的优势,积极参与推进四川省现代金融服务业发展,协助推进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和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试点城市建设,助力四川现代金融服务业发展壮大;发挥作为全国第一家文化创意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第一家文化创意特色的留学人员创业园、第一家依托大学建设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及第一家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的优势,积极参与四川省文化领域重大课题研究项目和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实践,协助推进四川文化强省建设。
同时,我们认为合作是双赢的,不仅对四川的发展有帮助,也对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各方面工作有极大的推动和帮助。我们对双方的合作充满期待、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