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巴中市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推进扶贫工作
2015
07/09
16:38

2011年8月,24支通江银耳试管搭乘“神州八号”遨游太空,进行育种试验,举世瞩目。

2012年10月,我市《南江黄羊快长系选育及产业化示范》《胰腺疾病的影像学研究》等科技成果荣获省科技进步奖。

2014年12月,我市第一个“飞地”重点实验室——巴药生物资源实验室挂牌成立,极大地促进了巴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

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精准扶贫、靶向治疗”的要求,依托“国家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平台,大力推进“十百千万”科技创新工程。培育出了通江银耳、南江黄羊、巴州虎杖、恩阳芦笋、平昌茶叶等“一县一品”主导产业,为打造全市综合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食巴适”和加快农民致富奔康步伐提供了科技支撑。全市累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44.9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实现产值50.7亿元。

扩大种业基地规模

播撒致富种子

在通江县麻坝坪村野核桃研发基地,村民金秀容说:“村里以前也种过核桃,但是品种不好,卖不出去;现在,核桃树嫁接的是良种核桃,品种好,销路也就好。”

“一棵树要产10斤核桃,一亩地栽60株,就可以产600斤。按照现在的市场价以一斤核桃18元计算,一亩地就可以收入10800元。”金秀容高兴地告诉记者,“与种粮食比,种核桃的收入强多了。”

技术的更新,带来的是更优良的品种和越走越宽的致富之路。近年来,我市大力扩大种业基地规模,依托四川农业大学编制了《巴中市山地特色种业创新总体规划》,拟建设山地特色种业创新基地7万亩,实现主要良种种养覆盖率达到97%以上。启动实施《巴中市山地特色种业创新总体规划》,已建成金银花、通江银耳、南江黄羊、青峪猪、马铃薯、芦笋等山地特色种业创新基地10个。现有巴州食用菌产业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通江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2个,平昌、恩阳、通江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个,省级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药材种植加工科技示范基地2个。

除了种业基地建设,我市还将着力进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编制并启动实施《巴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力争2017年将巴中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秦巴山区科技新城、川东北新兴增长极。未来,老百姓的致富增收之路将越走越宽。

加强企业主体培育

鼓励创新促发展

四川兆润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是我市招商引资引进的一家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

“这次我们申请了70万元的科技项目资金用于竞技越野摩托车新型发动机技术研究与运用,这种技术能有效提高摩托车性能,目前在国内属于领先技术。”四川兆润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桂登银告诉记者:“通过这项技术研发出来的国际越野、休闲运动摩托车发动机年产量至少达4万余台,实现产值4.5亿元。”

近年来,我市积极培育企业主体,鼓励企业创新发展,2015年上半年,我市申请专利185件,授权专利161件,其中发明专利18件。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2.4亿元。

日前,在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利用芦笋废弃物生产皂甙技术》《红叶黄连木组培快繁工艺》《巴中市食管癌早诊早治筛查及流行病学研究》等32项科技创新分获一二三等奖,共获146万奖励。

“为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大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我们对新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每家给予50万元财政补助,对国省创新型企业分别每家给予20万元、5万元财政补助,对购买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并转化的企业给予5—10万元财政补助。”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段勇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撑、成果转化、专利保护等方式,培育出了裕德隆、北牧集团、普瑞制药、安碧捷、秦巴云顶等科技创新企业20余家,实现新增产值18.5亿元,新增利税5400万元,带动项目区内农民户均增收1200余元。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加大成果转换力度

2014年9月,巴中市硒产业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主要研究山地农业的发展,旨在将地里的“金宝贝”挖掘出来。硒产业技术研究院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巴中的土地富含硒,我们可以借助这个优势培育富硒水果、富硒茶等特色产品,提高山区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据悉,近年来,我市先后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合作建立了多个科技创新平台:依托中科院院士、四川大学副校长、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魏于全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依托陕西理工学院建立了巴药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省畜科院等建立了通江银耳、南江黄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联盟5个,青峪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彩叶苗木、巴山土鸡等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7个;依托省计算机研究院实施“科技双网行动”,建成市科技信息指挥中心和县区分中心6个、科技信息服务网站31个、乡镇(村社)网页224个。支持创新平台与高校院所建立了利益共同体合作机制,初步攻克了通江航天银耳育种、南江黄羊生长繁殖DNA遗传标记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高密度固定化菌种、组培快繁、健康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新技术20余项。

众多的科技创新平台将最前沿的科学技术送到了企业生产第一线,转化成生产力,企业的效益不断增加。“我们要让发展起来的企业带动当地的百姓,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局长黄莉如是说。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