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四川:关于筠连县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
2015
06/11
15:25

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乡村旅游正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作为第三产业经济类型,既是一项朝阳产业,也是一项富民工程,是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强力引擎。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推进筠连转型跨越发展、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建设“美丽筠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特点和重大意义

(一)乡村旅游的基本内涵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自然与人文资源为吸引物,以农户为经营服务主体,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度假、观光、休闲、娱乐、学习、购物、探险、刺激、回归大自然等各种需要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是对常规旅游形式的一种深化和发展,是以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位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旅游类型。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全国旅游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而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20世纪80年代后乡村旅游步入发展的成熟期,走上规范化发展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21世纪初,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范围的推开,我国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作为新型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除了可以为游客提供与传统旅游相似的体验和感觉外,还避免了传统旅游形式带来的距离远、可达性差、旅游成本高以及旅游容量大带来的拥挤感。与传统旅游相比,乡村旅游具有六个特点:资源丰富,包括自然、人文、农业、文化等各类资源;类型多样,包括体育、文化、考古、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务农、主题性农事活动等类别;地域性明显,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郊区;游客参与性高,以“农家乐”为主推产品;客源市场固定,以城镇居民为主要对象;低投入、高产出,带来的收益高于传统农业的收入。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乡村旅游是一项朝阳产业和富民工程,造血功能强,惠及百姓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阻止农业衰退、修复农村绿色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尤其是旅游产业的壮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筠连发展乡村旅游,可助推筠连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改变筠连“煤炭一支独大”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促进城乡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可带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开发;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本地就业,缓解就业困难;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可丰富农村业余文化休闲生活,提升农村群众整体素质,建设文明和谐农村;可修复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丽筠连”。

二、筠连发展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及机遇与挑战

(一)筠连县基本县情

筠连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川滇结合部。北界高县,东连珙县,西、南与云南省盐津县、彝良县、威信县毗邻。幅员1256平方公里,辖9镇9乡243个行政村和14个社区,总人口43.93万人,境内有苗、彝、回等11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典型的边远山区农业县。2013年,筠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91元,地区生产总值103亿元。其中,旅游收入4.8亿元,旅游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6%。

(二)筠连县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和面对的机遇

1.筠连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1)旅游资源丰富。筠连奇泉奇峰奇洞遍布乡野,享有“中国奇泉之乡”的美誉。独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旅游资源是筠连发展乡村旅游的坚实基础。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形成冷、热、咸、淡大小不一的各种泉眼300多处,尤以巡司犀牛温泉最为突出,水温高约52度—56度,日涌水量3456立方米,富含溴、锶、硅等医用微量元素,属四川盆地日流量最大、水温最高的天然温泉。海瀛间歇泉,奇特壮观,世所罕见。古楼岩溶峰丛、巡司石林岩溶峰丛、双腾溶洞群、腾达仙人洞等景观奇特优美,极具观赏性。古楼岩溶峰丛被例为四川省岩溶风景名胜区。大雪山自然生态景观,山势雄浑,环境幽深,景色新奇,被列为四川省生态园区。筠连属典型的边远山区农业县,山川秀美,原始森林保护良好,具有烤烟、茶叶、林竹、花果等丰富的立体农业观光资源。

(2)民俗文化独特。筠连历史文化悠久,被誉为“南丝绸路上的明珠”。传统音乐“苗族大唢呐”和传统美术“苗族刺绣”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杂技“高台竹杆狮子”被列入宜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舞、对山歌极具观赏价值,苗族祭花杆、苗族花山节、彝族火把节热闹非凡。秦五尺道文化、古遗址文化、古僰人文化、大雪山红色文化、茶文化和筠商文化挖掘潜力巨大。腾达镇春风村被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是新时期“科学实干、顽强苦干、创新巧干、共同致富”春风精神的发源地。

(3)名品小吃多样。筠连以丰富多样的名品小吃被称为“美食之都”。筠连是“中国苦丁茶之乡”,筠连苦丁茶在面积、产量、市场份额、产值等方面居全国第一。筠连红茶闻名全国,有“川红故里”之称。筠连特色小吃有水粉、粉条、椒麻鸡、糟黄瓜、浑水粑、桐叶泡粑、炒田螺等几十种。筠连水粉在川南、滇东北享有盛名,包括酸辣水粉、麻辣水粉、三鲜水粉、鸡汁水粉、肥肠水粉等系列风味,鲜美可口、色香味俱全,有“不吃水粉,枉到筠连”之说。筠连椒麻鸡已有400多年历史,它以独创的烹饪技术配上祖传秘制的佐料,其味麻辣爽口,风味独到。糟黄瓜选用川南乌蒙山脉乳黄瓜和高山鲜红椒手工制成,口感脆嫩辣甜,咸鲜爽口,独有麻、辣、香、脆、鲜的风味。

2.筠连县发展乡村旅游面对的机遇

(1)消费市场快速扩张。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多元化休假制度日渐完善以及旅游者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我国旅游市场正经历着结构性升级,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退出市场垄断地位,代表现代旅游价值取向的乡村旅游正在成为当今旅游市场新的热点,乡村旅游休闲度假逐渐成为城镇居民回归大自然、放松身心、享受悠闲生活的一种时尚和潮流。

(2)产业政策调整优化。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筠连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确立了“12456”发展思路,提出打造“美丽乡村特色旅游先行区”的发展目标和“突出生态优美,推进文旅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旅游招商战略,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旅游业发展奖励补助政策实施细则》等旅游业发展优惠政策。

(3)交通条件逐步改善。渝昆高铁将在筠连设置站台,宜昭高速纵贯筠连腹地,北通高县、南连彝良,高铁和高速公路的建成,将极大方便筠连与成都、宜宾、重庆、昭通、昆明等省市的往来联系。巡司—武德—蒿坝水泥路面的完成加上筠巡快速通道建成,将大大缩短县内空间距离,方便县内镇乡间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

(4)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筠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进筠连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强调新农村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要为发展乡村旅游服务的思路,强化部门配合和项目整合,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13年,清溪沟茶文化主题公园完成投资1亿元,中国云上石漠——春风花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完成投资1910万元,中国西部洞群风景旅游区建设完成投资4700万元,仙雾山森林公园完成投资2900万元。

(5)发展经验初步积累。旅游与招商互动、公司与农户合作的乡村旅游发展“筠连模式”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在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完成《筠连县旅游发展规划总体修编》、《中国云上石漠——春风花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中国西部洞群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筠连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四川省筠连县古楼风景区概念性规划》、《筠连县塘坝乡国家4A级茶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等规划编制。2013年,已建成农家乐和乡村酒店60家,接待游客72.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24%。

(三)筠连发展乡村旅游的不利因素和面临的挑战

1.如何做到整体联动、部门协调、群众参与,形成推动乡村旅游跨越发展合力?目前,由于《筠连旅游发展规划修编》还没正式评审,绝大多数旅游景观景点没有详细的旅游开发实施方案,存在山体开采破坏、房屋乱建、电线乱拉、垃圾乱扔等现象,破坏了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环境。发展乡村旅游涉及宣传、文广旅游、国土、城建、环保、农业、林业、电力等多个部门的职能职责。筠连发展乡村旅游的首要挑战是,相关部门定规划、做决策时如何统筹考虑乡村旅游发展的长远需要和全面落实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方案?如何争取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形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

2.如何激发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农民投资发展乡村旅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农民作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经营主体,受思想观念局限和经济发展、文化水平、基础设施条件限制,绝大多数群众没能看到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不愿投资发展乡村旅游。筠连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激发农民投资发展乡村旅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合农村富余资金资源投资开发乡村旅游?

三、筠连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思考

(一)强化领导、完善机制,形成乡村旅游发展合力。

1.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发展乡村旅游领导组,负责全县乡村旅游发展的领导、组织和实施工作。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和“党政齐抓共管、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完善投入机制。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定增长”的要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县级部门以涉农资金捆绑投入、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加大投入;乡镇党委、政府坚持党建经费的20%专项投入乡村旅游工程建设;大力实施文旅招商战略,鼓励银行贷款,支持农户投工投劳、投资。通过政府、企业、银行、农户四方联动,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拓展乡村旅游发展的筹资渠道。

(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引导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1.完善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立足筠连奇泉奇峰奇洞、春风精神、红色文化、苗族文化等独特旅游资源,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发是为了更好保护的原则,进一步修订完善《筠连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明确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定位、线路规划设计、各景区景点特色打造、特色文化挖掘和旅游商贸产品开发等内容。注重对秦五尺道、僰人悬棺、大雪山红色文化遗址、团林太平天国历史遗址的复原和整修,尽可能保持其传统的、旧式的、古老的原貌。

2.制定重点旅游景区开发方案。在《筠连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框架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清溪沟茶文化主题公园、中国云上石漠——春风花海生态旅游度假区、中国西部洞群风景旅游区和仙雾山森林公园的开发方案,抓紧制定古楼峰丛、巡司温泉群、大雪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团林苗族彝族风情文化体验区的开发方案。

3.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结合旅游资源特色优势和基础设施条件,确定景区景点开发主题方向。清溪沟茶文化主题公园、中国云上石漠——春风花海生态旅游度假区、银星茶园、芦丰花果、武德荷花、高坎梯田、蒿坝高兴宜突出打造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特色,向游客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团林、高坪、蒿坝、联合宜突出打造地域苗族彝族风情文化特色,修建改造多个特色各异的苗寨、彝寨新村和汉室小寨,建设川南传统农耕文化纪念馆、苗族历史文化成列馆、彝族历史文化成列馆,修建方便少数民族同胞开展节庆欢聚的大型文化活动广场,在广场周围通过绘画、雕刻等形式展示苗族、彝族特色历史文化,举办民族风情节、苗族花山节、彝族火把节、川南民族服饰文化节、大唢呐节、芦笙舞比赛等传统民俗展演活动,将神奇秀丽的原生态自然山水景观与苗族彝族风俗民情相融合,形成绿色生态、乡土文化色彩浓郁的乡村旅游民族民俗风情文化体验区。

(三)完善基础,整合资源,服务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1.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做好渝昆高铁、宜昭高速公路建设工作,加快推进筠巡快速通道建设,拓宽水茨至春风村旅游公路,加紧建设春风村大型停车场,建立完善腾达镇春风村、塘坝乡幸福村和川丰村、团林乡苗族彝族民俗风情旅游区公共文化卫生设施。实施通乡公路和旅游公路沿线美化绿化工程,加强公路安全防护栏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讯网络建设,实现移动电信网络全覆盖。加快完善水电、燃气、通讯等基础设施。

2.统筹实施风貌改造配套。新农村建设和城乡风貌改造项目要为发展乡村旅游服务,高坪、联合、团林境内公路沿线房屋宜按照苗族民居风格打造,县城和其余公路沿线宜按照典型川南民居特色打造,用淳朴典雅的特色民居给游客提供没得视觉享受。

3.改善城乡人文社会环境。抓实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生态县城和市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提升筠连文化内涵,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处理,加强对城区河流、镇舟河、巡司河的垃圾淤泥清理整治,坚决制止乱搭乱建行为,加大对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督检查,完善场镇和群众相对集中聚居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四)挖掘特色,塑造品牌,打造乡村旅游独特精品。

筠连可供挖掘的乡村旅游特色资源丰富,包括以巡司温泉群、古楼峰丛、神羊洞群等为代表的奇泉奇峰奇洞,以春风李花、银星茶园、芦丰花果、武德荷花、高坎梯田等为代表的观光农业,以苗族民居、彝寨新村、汉室小寨、川丰民居为典型的川南民居,以苗族大唢呐、苗族刺绣、苗族祭花杆、苗族婚嫁、苗族唱山歌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苗族花山节、彝族火把节为代表的节庆活动。宜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精”的思路,深入挖掘特色旅游资源,塑造筠连乡村旅游品牌,形成品牌核心竞争力。

1.围绕“奇”字做文章,实施乡村旅游品牌工程。充分挖掘筠连“中国奇泉之乡”众多奇泉奇峰奇洞的旅游资源优势,围绕“奇”字做文章,把巡司温泉群、海赢潮涌泉、古楼峰丛、神羊洞群、追呼泉、落水洞、苗族文化作为重点开发对象。巡司温泉群突出挖掘神奇的疗养功效,海赢潮涌泉突出涌潮的壮丽奇观,古楼峰丛突出展现众多山峰溶洞的奇异美丽,神羊洞群突出表现系列洞群神奇的形态特点,追呼泉突出水量随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神奇感应,落水洞突出吞云吐雾的壮观景象,苗族文化突出挖掘苗族婚嫁等传统习俗的传奇文化。围绕“奇”字,组织地质科考、温泉疗养、洞穴探险、高山攀岩、蹦极、摄影、写生、赏景、徒步、参加民歌会等主题旅游活动。

2.围绕“乐”字下功夫,开发乡村旅游娱乐项目。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恢复农村日常舞狮子、耍龙灯、唱花灯、吹芦笙、唱山歌、大唢呐演奏、吹箫、吹木叶、吹葫芦丝、打连枪、跳各类民族舞、苗族彝族祭祖和婚嫁礼俗表演等民间文艺表演活动,开发骑马、骑自行车、游泳、泛舟、民族舞、苗族刺绣、苗族蜡染、斗鸡、斗鸟等比赛项目,举办春风李花节、春风李子品果节、银星茶园采茶节、茶博会、筠连百合草莓采摘节、推石磨等农业观光和农事体验活动,组织清溪沟泼水节、苗族花山节、彝族火把节、苗族大唢呐节等大型节庆活动,让游客“乐在其中、乐不思蜀”。

3.围绕“深”字搞创新,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位。举办筠连文艺作品创作大赛、筠连玉壶之春艺术文化节,大力提升筠连奇泉、奇峰、奇洞、筠商、春风文化底蕴;策划考古、访历史文化遗迹活动,深入挖掘筠连“五尺道”商贸文化、僰苗文化、燕子洞太平天国遗址文化、大雪山红色文化;举办川南农耕文化展演节、川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节,大力传承弘扬苗族彝族为主的川南民族民俗和农耕文化;举办寻找美食来源、品尝地方风味筠连“美食节”,提升筠连水粉、糟黄瓜、黄牛干巴、椒麻鸡等筠连特色饮食文化内涵;正确引导宗教场所开展活动,发掘白塔山、真武山、景阳山宗教文化。

(五)提升服务,完善管理,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

1.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加大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普及旅游基础知识、经营管理业务知识、接待服务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等专业知识,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开发一批乡村旅游市场营销、餐饮住宿管理服务、苗族彝族文化技艺创作表演、乡村旅游景观文化讲解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舞狮子、耍龙灯、唱花灯、吹芦笙、唱山歌、演奏大唢呐、吹箫、吹木叶、吹葫芦丝、跳各类民族舞的民间文艺表演队伍。

2.提升乡村旅游农家旅馆服务水平。鼓励企业和群众投资建设农家旅馆,县招商、宣传、文广旅游、食品药品等部门主动帮助指导。在腾达镇、塘坝乡、团林苗族乡、蒿坝镇和高坎乡等乡镇,宜打造“生态茶园人家”“绿色茶坊人家”“苗彝新寨”“汉室小寨”等农家旅馆,根据我国《星级宾馆评定标准》,参照相关县市标准规范,制定《筠连县农家旅馆星级评定标准》,开展农家旅馆星级创评,形成良好的竞争发展机制,提升服务水平,让游客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行得方便、游得尽兴、购得称心、娱的开心,让筠连乡村旅游带给游客全方位的高端享受。

3.深化乡村旅游行业协会服务功能。积极指导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农家乐、农家旅馆等旅游经营单位组建乡村旅游行业协会,制定协会章程,明确协会职责,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规范行业服务、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乡村旅游行业协会组织制定乡村旅游行业标准,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赏花、品果、采摘、温泉疗养、地质科考、洞穴探险、高山攀岩、蹦极、骑马、龙灯、牛灯、花灯、打连枪、民族舞、唱山歌、大唢呐演奏、川南民族民俗表演等宣传促销活动,推进乡村旅游多元发展。

(六)创新模式,市场运作,助推乡村旅游跨越发展。

尊重群众主体地位,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立足特色旅游资源,综合考虑基础设施条件、客源市场和消费层次等因素,因地制宜,加大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招商引资规模、鼓励农民积极投资,围绕“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农民参与”的发展思路,创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1.政府与公司共同开发模式。政府承担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公司按照景区及经营实际进行景观打造。清溪沟茶文化主题公园、中国云上石漠——春风花海生态旅游度假区、中国西部洞群风景旅游区属于这种开发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注重吸引外资,加强与周边旅游市场的横向联系,是目前筠连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模式,也是能快速开发旅游资源、拓展旅游市场的有效方式。开发过程中需注意平衡好公司与农户的利益关系。

2.农户与农户带动开发模式。这种模式也可以称示范带动模式,个别农户率先投资乡村旅游服务项目并获得成功,周围群众模仿学习。这种模式能全面保护原生态旅游资源和文化,当地群众能充分受惠于乡村旅游收益,但投资规模小、服务质量跟不上、创新性不强。当前,对于相对边远,旅游招商引资困难的高坪、团林、联合、龙镇、高坎等少数民族习俗浓的地方,这种模式具有可取性。

3.公司与农户合作开发模式。公司承担基础设施、旅游景区打造、客源市场推介、管理培训等工作,农户提供闲置的资产、富余的劳动力,开展丰富的农事活动和旅游文化活动。这种模式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理想模式,既能引进外资和管理技术,又能最大限度促进本地农户致富增收。

(七)互动推进,全面发展,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条。

乡村旅游涉及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玩、购等全方位服务,其产业拉动功能极强,能直接拉动14个行业、间接拉动108个行业的发展。

1.推进乡村旅游与特色农业良性互动。筠连是一个边远山区农业县,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充分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春风李花、芦丰花果、银星茶园就是特色农业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标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宜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观光价值大的绿色生态观光农业,推进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良性互动。

2.实现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深度融合。举办苗族风情节,让游客感受“苗族大唢呐”、苗族芦笙舞、苗族对山歌的独特魅力; 举办川南民俗文化服饰节,向游客展示“苗族蜡染”、“苗族刺绣”的艺术价值;举办玉壶之春艺术文化节,传播弘扬筠连玉壶文化、茶文化、筠商文化;组织乡村徒步游,让游客体验秦五尺道文化、古遗址文化、古僰人文化和大雪山红色文化的厚重。用独具传统特色的民俗文化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中挖掘、传承、保护和创新民族民俗文化。

3.实现乡村旅游与特色商品比翼齐飞。继续打造好筠连滨河路餐饮美食一条街,定期举办筠连美食节,推出丰富多样、特色各异的各种筠连名特小吃;举办品果节、品茶节、草莓采摘节等活动,促进李子、茶叶、草莓等农业特色产品销售;开发苗族刺绣、蜡染手帕、苗族肚兜、苗族服饰等旅游纪念小商品,变民俗文化为旅游经济。

(八)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开拓乡村旅游客源市场。

“酒香也怕巷子深”。乡村旅游是典型的形象产业、眼球经济,宣传推介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线。筠连发展乡村旅游要通过宣传推介,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增强吸引力。

1.充实乡村旅游宣传素材。组织筠连旅游宣传名片征集活动,提炼筠连乡村旅游发展的宣传口号。组织文联、作协、诗词协会、摄影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成员收集整理有关筠连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艺术资料、实地参观考察旅游景区景点,开展文艺产品创作,形成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宣传资料。

2.创新乡村旅游宣传载体。组织人员集中整理编制《筠连县乡村旅游指南》;聘请专业摄影公司制作筠连乡村旅游宣传短片;整理出版筠连乡村旅游宣传画册;将筠连旅游资源宣传口号创作成诗、词、歌、赋、快板等形式,方便宣传记忆;利用网络、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宣传媒体全方位宣传推介筠连自然奇观、民俗文化、名特小吃和特色商品。

3.开展乡村旅游推介活动。引进中央、省、市重要新闻媒体来筠连采访、拍摄,参加西安、成都、昆明、宜宾、昭通等城市举办的大型旅游推介活动,利用春风李花节、苗族花山节、川南民俗服饰文化节、川南传统农耕文化节等旅游活动,大力宣传筠连乡村旅游产品,努力提升筠连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