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重点产业园区“一园一策”推进会在内江开发区举行(图)
2013
08/29
16:33

8月28日,重点产业园区“一园一策”推进会在内江经济开发区举行。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全省推进产业园区发展大会精神,举全市之力、汇全市之智推动园区跨越发展。

遵循园区发展规律,突出关联发展、成链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合作发展,发挥园区在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中的主导作用。

依托园区优化工业布局、做强优势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发展产业集群,率先建成产业新城、城市新区,早日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抢抓列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的机遇,全力以赴打好征地拆迁、招商选资、项目建设、环境整治、干部建设“五大硬仗”,力争在最短时间领跑全市经济发展,确保到2017年建成500亿园区。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全省推进产业园区发展大会精神,举全市之力、汇全市之智推动园区跨越发展,从8月21日起,全市重点产业园区“一园一策”推进会陆续在三县两区召开。昨日下午,重点产业园区“一园一策”推进会在最后一站——内江经济开发区圆满收官。市委书记曾万明要求,要遵循园区发展规律,突出关联发展、成链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合作发展,发挥园区在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中的主导作用;经开区要“率先建成产业新城、城市新区,早日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在最短时间领跑全市经济发展,确保到2017年建成500亿园区。

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松柏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任晓春等出席会议。

听取内江经开区工作情况汇报后,曾万明指出,去年以来,经过大家辛勤努力、艰辛付出,经开区各项工作打开了局面,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化解包袱、创新体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经开区是内江新城“一中心四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市“两化互动、产城一体”发展的主战场,曾万明对经开区的发展思路、发展定位、发展目标提出明确要求。经开区的发展思路是:遵循园区发展规律,突出关联发展、成链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合作发展,发挥园区在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中的主导作用。发展定位是:依托园区优化工业布局、做强优势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发展产业集群,率先建成产业新城、城市新区,早日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目标是:抢抓列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的机遇,全力以赴打好征地拆迁、招商选资、项目建设、环境整治、干部建设“五大硬仗”,力争在最短时间领跑全市经济发展,确保到2017年建成500亿园区。

曾万明要求,在功能分区上,要有明确的方向感和目的性。要下决心完善规划,按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定位搞好“顶层设计”,确保32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城市规划设计以及重要节点景观设计方案在西部领先。要下决心优化布局,突出产业的集聚性、功能的综合性、发展的专一性,科学布局基地、园区和中心,特别是新上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划来规范布局。要下决心整改提升,通过土地置换、土地收储等方法“腾笼换鸟”,推进集中集聚发展。

在主导产业发展上,既要有“参天大树”,也要有“生态绿洲”。要在培育大企业上实现新突破,通过延长做大产业链条,努力培育1—2户标志性的大企业大集团;通过实施优势产业、企业、产品“三倍增”计划,加快培育一批中小企业。要在高端服务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发挥成渝之心和高铁经济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的档次和水平。要在用好用足用够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政策上实现新突破,全力以赴承接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老工业企业搬迁,用“扶持”激发潜在产能,用“重组”激活闲置产能,用“改造”提升落后产能。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在今年实现大的变化。要尽快形成路网,选择有实力、有资质的央企、国企、名企入驻参与建设。要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水、电、气、通讯、网络等建设,增强产业园区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加快生态绿化建设,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用公开招商、公开招标的办法,打造环境优美的生态园区。

在招大引强上,要加力加劲、再求突破。要打好设立台商工业园这一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开放牌,引进一批聚集性、支撑性、带动性的标志性项目。要重视以企招商、成链招商、专业招商,沿主导产业链方向整合集聚相关企业,形成龙头带动、配套协助的产业发展格局。要加强重大项目对接,派出精兵强将,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对接,力争尽快落地、尽快建设。

在项目建设上,要尽快形成更多实物量。要加快建设一批项目、加快新开工一批项目、加快储备一批项目、加快竣工一批项目,以求实、务实、责实的工作作风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要创新推进模式,做到月月有分析、季季有检查,特别是牵头责任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研究、亲自推进。要强化项目管理,每个项目都要确定开工、竣工时间,做到“上图上表、挂图作战”。

在体制机制上,要敢于改革创新,实现提速增效。要加强组织管理体系创新,树立“小政府”“大服务”理念,实现扁平化、矩阵式管理,压缩管理层级,提高工作效率,力争成为全省审批项目最少、审批流程最短的城市。要加强投融资体制创新,千方百计撬动社会资金、民间资金投向园区。

在发展环境上,要通过改进提升,形成服务优势。要优化政务服务,凡是新上项目都要推行代办制,限期完成,做到一个机构管理、“一站式”、“一条龙”服务。要完善政策保障,把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园区、企业和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上。要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建立防止反弹的机制,把持续治理、全域治理、常态治理贯穿始终,努力实现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坚持引进培养并重,夯实跨越发展软实力。要强化人才支撑,加强园区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选拔,采取特殊政策引进重要产业的技术领军人物和研发团队。要激发活力,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激励机制,努力培养一支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的干部队伍。要强化执行,确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杨松柏要求,要抓紧制定经开区各项规划,并做好有关规划之间的衔接配套。要做好经开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和调规工作,解决制约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要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为经开区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要做好招商选资工作,引进增量,盘活整合存量资源,突出园区主导产业,优化产业布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发展空间。要做好征地拆迁、要素保障等服务工作,为项目加快落地、加快建成投产,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营造良好的环境。

任晓春要求,一要坚持姓“工”,在产业布局上要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以生产性服务业为辅,适当配套生活性服务业;在土地利用上要坚持集约用地原则,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用在工业发展上。二要发展“楼宇经济”,有助于破解“土地制约”、突破“财政困境”、形成“洼地效应”,使开发区的发展不断拓展。三要成为改革的“实验田”,力争成为内江“两化”互动的样板区,城乡统筹的示范区,体制机制的创新区。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勇,市委常委、市国资委党委书记谢和友和副市长田文平在会上发言,对经开区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陈泽广,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戴震,内江军分区司令员叶文培等参加会议。

参会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结合各自职责,针对经开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办法和举措。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