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切换
新闻
乐山:加快构建“4+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2021
03/01
10:11

2020年,乐山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5位、排名第7位;全市完成工业投资311亿元、增速36%,高于全省平均26个百分点,居第2位;完成技改投资190亿元、增速41%,高于全省平均3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乐山力争工业增加值增速9%,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全市工业项目总投资达1380亿元,年度投资达320亿元;力争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全年增速实现“双10%”的目标。

“坚持‘产业强市’发展主线,紧扣全市‘园区建设提升年’经济工作主题,牢固树立‘工业挑大梁’发展理念。坚持‘建总部、育龙头、强集群、提品质’四条路径拓展打造‘一总部五基地’,加快构建乐山‘4+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抓好重大项目的招商、建设和储备等,助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把乐山建设成‘全省经济副中心、成渝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起好步、开好局。”就2021年的重点工作,乐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勇如是说。

推动园区建设

重塑“一总部五基地”工业版图

“十四五”时期,乐山将拓展打造“一总部五基地”。为此,必须科学制定“一总部五基地”建设实施方案,重点编制好沙湾冶金建材产业基地和峨眉食品饮料产业基地规划,并逐步完善飞地经济政策,建立项目分类入园和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园区联动发展。

坚持把园区提升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抓手,推动资源、要素、政策等配套向重点园区集聚,加快园区提质增效。加快构建以乐山国家高新区总部经济产业功能区为核心,以五通桥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犍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沙湾冶金建材产业基地、峨眉山食品饮料产业基地等为五大支撑的“一总部五基地”,形成“1+5+N”工业空间布局。

重点围绕“园区建设提升年”经济工作主题,建强总部经济,支持乐山国家高新区建设“一区六园”,力争引进区域性、功能性企业总部20家;统筹基地建设,聚力打造“中国绿色硅谷”,增强五通桥绿色循环产业基地承载力;鼓励夹江县加快先进材料产业发展,抓好碳纤维、医用同位素等项目;支持峨眉山市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发展;鼓励犍为县加快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沙湾不锈钢工业园区与市中区水口工业园区联动发展,打造绿色建材产业基地。

加强园区建设,力争2021年投入园区建设资金50亿元以上,新增建成区面积超8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度提高到79%,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新创省级特色园区2个。

培育优势产业

做强“4+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坚持“产业强市”,重点培育乐山“4+1”优势产业。

抢抓“制造强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等战略机遇,全力打造“中国绿色硅谷”“西南不锈钢城”等。全面落实《关于推进产业倍增加快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全力推动“4+1”主导产业倍增、工业跨越式发展,将工业经济作为乐山“产业强市”的重要支撑力。

以光电信息、先进材料、绿色化工和食品饮料四大产业为主攻方向,2021年四大产业产值力争突破1300亿元。重点打造“中国绿色硅谷”,推动永祥新能源高纯晶硅二期、通威股份单晶拉棒切方、晶科能源单晶拉棒切方三期(切片一期)、协鑫能源颗粒硅、协鑫集成电池片、保利协鑫切片、京运通拉棒切方一期等支撑项目建设,力争光电信息产业产值规模突破500亿元。

同时,实施“数字乐山”行动,大力发展信创、3D打印、软件、大数据等数字经济产业,推动宝德大数据中心、数字经济产业园、交大恒通3D打印等项目建设,推动“5G+”融合应用,力争新增上云企业200家。

聚力项目支撑

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项目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硬核支撑。做好规划储备,抓紧申报审批,扩大有效投资,持续增添发展动能。2021年,乐山已确定工业投资项目279个,总投资1380亿元,申报列入省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416亿元。

抓好项目招大引强。坚持精准招商,着力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匹配性和精准性;聚焦龙头招商,坚持招大引强和招精引新双管齐下;创新方式招商,推动形成全方位、宽领域联动招商新格局。全力引进一批“553”企业、技术龙头企业和配套生产型服务项目,力争全年到位市外内资650亿元以上,完成进出口总额45亿元。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协鑫能源10万吨颗粒硅、永祥新能源二期4.5万吨高纯晶硅及基于5G智能工厂、马边民主化工产业园、犍为东西扶贫产业园、德胜钒钛1250m3高炉产能置换、中建材特种水泥集团总部和PC产业总部、福华60万吨有机硅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等一大批投资10亿以上项目建设。

同时,培育壮大企业集群。深入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建立“微成长、小新高、高壮大”的培育机制,分类指导,强化精准服务。壮大一批主业优势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大新企业集团,培育一批全国性、区域性的知名企业。力争2021年新增百亿企业1户、“专精特新”和高成长企业10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以上。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蒋培路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